优质创作者 官方认证
当患者出现低钙抽搐或严重过敏反应时,医生常会取出淡黄色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这种看似普通的液体,在关键时刻能挽救生命,但若使用不当也可能带来风险。作为临床常用药物,正确掌握其使用方法尤为重要。
静脉给药是主要途径,但具体操作有讲究。成年人常规剂量为1-2g/次,用等量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推注。这里要特别注意推注速度,每分钟不宜超过5ml,快速注射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对于需要持续补钙的病例,可将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加入500ml输液中,以每小时不超过200mg钙元素的速度滴注。儿童使用时要按体重精确计算,通常每日50-70mg/kg,分次给予。
有些特殊人群需要特别注意。肾功能不全患者要调整剂量,因为钙代谢障碍可能加重病情。正在使用洋地黄类药物的患者必须提前告知医生,钙剂可能增强洋地黄毒性,这点在临床实践中已发现多起警示案例。孕妇使用需严格评估利弊,虽然动物实验未显示致畸性,但大样本临床数据显示静脉补钙可能影响子宫收缩。
使用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细节常被忽视。首先,注射部位可能发生静脉炎,建议选择粗直血管并定时更换穿刺点。其次,注射时若出现全身发热感属正常现象,但若伴随心慌、胸闷应立即停药。护理人员还要注意,该药与头孢曲松等抗生素存在配伍禁忌,联合用药需间隔冲管。
明确禁忌症能有效避免医疗风险。血钙浓度超过2.75mmol/L的绝对禁用,这类患者可能出现高钙危象。心室颤动患者禁用,因为钙离子可能加重心肌电活动紊乱。正在服用强心苷类药物期间,除非出现严重低钙血症,否则应避免使用。特殊注意的还有,注射液外渗可能引起组织坏死,这点在新生儿科尤为重要。
药物相互作用方面要警惕多药联用风险。与噻嗪类利尿剂合用可能升高血钙浓度,与硫酸镁同时静脉给药会产生沉淀。临床曾出现因未注意药物配伍导致沉淀阻塞留置针的案例。建议用药后监测血钙浓度,特别是长期使用者,维持血钙在2.1-2.5mmol/L区间较为理想。
正确保存也是保证疗效的重要环节。未开封的注射液需避光保存于25℃以下环境,冬季要注意避免冷冻导致玻璃容器破裂。已配制的药液应在4小时内使用完毕,夏季高温环境下建议缩短至2小时。药师在发药时要特别提醒患者,开封后的药液即使未用完也不可留作下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