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创作者 官方认证
很多朋友可能听说过维生素K1注射液,但对它的具体作用和注意事项不太清楚。作为临床常用的止血药物,它在新生儿出血症、胆道阻塞患者的凝血障碍等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天我们就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带大家全面了解这个药物。
维生素K1注射液主要解决人体凝血因子合成不足的问题。当患者因为肝胆疾病、长期服用抗凝药或吸收障碍导致维生素K缺乏时,医生常常会建议使用这种注射液。它的起效速度比口服制剂快得多,注射后2-4小时就能改善凝血功能,这对急需止血的危重患者非常关键。
在临床应用方面,新生儿群体使用需要特别注意剂量控制。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指南,预防新生儿出血症时,单次0.5-1mg的剂量就能达到理想效果。但对于存在严重肝胆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持续用药。需要提醒的是,静脉注射时必须严格控制速度,每分钟不宜超过1mg,否则可能引发面部潮红、胸闷等不良反应。
说到副作用,多数患者在规范使用下不会出现严重问题。但约有3%的用药者会出现局部疼痛或硬结,这是注射液本身的刺激性所致。极个别过敏体质者可能出现皮疹、瘙痒等症状。特别要注意的是,早产儿重复给药可能增加黄疸风险,因此医护人员会严格监测胆红素水平。
价格方面,国产维生素K1注射液每支(10mg/1ml)的医院采购价在8-15元之间,不同地区存在小幅差异。进口制剂价格会高出3-5倍,但临床上主要使用国产药已能满足治疗需求。需要提醒的是,这个药物属于处方药,必须凭医师处方购买,自行使用存在安全隐患。
关于使用禁忌,患有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缺乏症)的患者要特别谨慎。这类人群用药后可能诱发溶血性贫血,因此医生在开药前都会详细询问病史。孕妇群体虽然可以使用,但孕早期(前3个月)需要评估风险收益比,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暴露。
储存环节也有讲究。未开封的注射液需要避光保存,温度控制在20℃以下。如果发现药液出现浑浊或沉淀,即使没过有效期也不能继续使用。开封后的药物应当立即使用,残留药液不能留到下次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