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创作者 官方认证
注射用赖氨匹林是医院里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很多人在发烧或手术后都接触过这个药。作为药师,我经常遇到患者询问它的具体效果、副作用和注意事项。今天我们就从专业角度,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聊聊这个药的方方面面。
首先要知道,注射用赖氨匹林主要成分是赖氨酸阿司匹林。和普通阿司匹林片不同,这种水溶性制剂可以直接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起效时间更快。临床数据显示,静脉注射后15-30分钟就能发挥退热作用,特别适合高热不退或无法口服药物的患者。
在适应症方面,这个药主要用于治疗38.5℃以上的高热,对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疼痛也有缓解作用。不过要注意,它不能替代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去年有位患者持续发烧5天自行用药,后来检查发现是肺炎,这种情况就需要及时就医而不是单纯退烧。
说到副作用,最常见的是胃肠道反应。虽然注射给药比口服对胃黏膜刺激小,但仍有约12%的患者会出现恶心、胃部不适。如果注射后出现黑便或呕血,必须立即停药就医。另外,这个药可能影响凝血功能,术前使用需要提前告知医生。
价格方面,不同厂家生产的注射用赖氨匹林存在差异。普通规格(0.5g/支)国产药单价在3-8元之间,进口原研药价格可能翻倍。不过现在大部分公立医院使用的基本都是通过集中采购的国产药品,性价比更高。需要提醒的是,这个药属于处方药,必须凭医生处方购买。
特殊人群用药要特别注意。孕妇尤其是妊娠晚期禁用,可能引发胎儿动脉导管早闭。16岁以下儿童发热不建议使用,这与阿司匹林可能引发瑞氏综合征有关。对于老年患者,建议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因为肝肾功能衰退会影响药物代谢。
在药物相互作用方面,注射用赖氨匹林与抗凝药(如华法林)合用会增加出血风险。与降糖药合用可能增强降糖效果,糖尿病患者需要加强血糖监测。去年有位同时服用甲氨蝶呤的类风湿患者,因未告知医生用药史导致血药浓度异常升高,这个案例提醒我们用药前必须主动告知全部用药情况。
储存条件也需要重视。未开封的粉针剂需避光保存在25℃以下环境,配制好的溶液要在4小时内使用。有些患者把未用完的药液冷藏第二天继续用,这种做法可能产生降解产物导致不良反应。
说到疗效持续时间,单次给药可维持4-6小时退热效果。但24小时内使用不能超过3次,连续用药不超过3天。如果3天后仍有发热,必须重新评估病因而不是继续加量使用。对于术后止痛,医生通常会配合其他镇痛药物制定阶梯治疗方案。
最后要强调,虽然这个药退热效果显著,但根本还是要治疗原发病。比如新冠肺炎引起的发热,使用赖氨匹林退烧的同时必须进行抗病毒治疗。对于痛风急性发作的患者,它只能暂时止痛,还需要配合降尿酸药物才能有效控制病情。
合理用药需要医患双方的配合。作为患者,要如实告知过敏史、用药史和基础疾病;作为医务人员,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只有科学使用,才能让这个经典老药发挥应有的治疗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