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饮食治疗未能完全控制的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和原发性混合型血脂异常(FredricksonⅡa和Ⅱb型)。
更多疗效
![]() |
![]() |
![]() |
![]() |
![]() |
氟伐他汀钠缓释片说明书 |
|||
---|---|---|---|
用药提醒: |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书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 ||
药品名称: | 氟伐他汀钠缓释片 | ||
含量规格: | 80毫克×7片 | ||
商品名/品牌: | 来适可 | ||
通用名称: | 氟伐他汀钠缓释片 | ||
汉语拼音: | fufatatingnahuanshipian | ||
剂型: | 片剂 | ||
主要成份: | 本品主要成分是氟伐他汀钠。 | ||
性状: | 本品为类白色片剂。 | ||
功效与作用: | 饮食治疗未能完全控制的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和原发性混合型血脂异常(FredricksonⅡa和Ⅱb型)。 | ||
用法用量: | 在开始本品治疗前及治疗期间,患者必须坚持低胆固醇饮食。推荐剂量为20或40毫克,每日一次,晚餐时或睡前吞服。 | ||
不良反应: | 1.在安慰剂一对照试验中,以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组1%以上:消化不良,失眠,恶心,腹痛,和头痛。消化不良与剂量有关并且多见于剂量为80毫克/日的患者。发生率为0.5-0.9%的不良反应为窦炎,胀气。感觉减退牙病。尿路感染和转氨酶升高。 2.自从氟伐他汀钠上市以来有关于过敏反应的个别报告,特别是皮疹和荨尊麻疹,极罕见的病例包括其它皮肤反应、血小板减少症、血管性水肿、面部水肿、血管炎和红斑狼疮样反应。 3.已知对氟伐他汀或药物的其它任何成份过敏的患者。 4.活动性肝病或持续地不能解释的转氨酶升高。 5.怀孕和哺乳期妇女以及未采取可靠避孕措施的育龄妇女。 6.严重肾功能不全(肌酐大于260umol /l, 肌酐清除率小于30m1/min)的患者。 |
||
禁忌: | 1.已知对氟伐他汀或药物的其它任何成分过敏的患者。 2.活动性肝病或持续地不能解释的转氨酶升高。 3.怀孕和哺乳期妇女以及未采取可靠避孕措施的育龄妇女。 4.严重肾功能不全(肌酐大于260(mol/l,肌酐清除率小于30ml/min)的患者。 |
||
注意事项: | 1.肝功能 象其它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一样,要在开始服用氟伐他汀钠胶囊之前及治疗期间定期检查肝功能。如果谷丙转氨酶(ALT)或谷草转氨酶(AST)持续升高大于正常高限的3倍或以上必须停药。有个别关于可能是药物引起肝炎的报告。要求慎用于有肝病史或大量饮酒的患者。 2.骨骼肌功能 服用其它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患者有发生肌病的报告。罕见与氟伐他汀钠有关的这类症状。如出现不明原因的肌肉疼痛,触痛或无力合并磷酸肌酸激酶水平显著升高,特别是伴有发热或全身不适时要考虑为肌病,必须停用本品。 3.包括本品在内的日MG-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对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尚无报告。 |
||
药物相互作用: | 1.食物:晚餐时或晚餐后4小时服用氟伐他汀,其降血脂作用无明显差异。 2.离子交换树脂:在服用考来烯胺后四小时再服用本品,与两药单用相比会产生临床显著的累加作用。为了避免相互作用造成氟伐他汀合树脂结合,因此服用离子交换树脂后至少4小时才能给予本品。 3.苯扎贝特:本品合苯扎贝特合用可使氟伐他汀的生物利用度增加约50%免疫抑制剂、吉非贝齐、烟酸合红霉素:改类药物与本品合用的临床研究发现对耐受性无影响,但发生肌病的危险性增加,需密切观察。 | ||
贮藏: | 储存于25℃以下。 | ||
包装: | 每盒装7片。 | ||
有效期: | 24 月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90179 | ||
生产企业: |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
所有正规药品都具有国药准字号,您可以登录国家药监局网站-数据查询页面-输入国药准字号,如果能查到就是真药,否则就是假药。
购买药品的时候可以检查包装是否破损,有无拆封过的迹象,有无被破坏的情况,如果出现上述情况,请谨慎购买。
真药的包装印刷一般文字图片都非常清晰容易辨别,部分药品有防伪码,假冒伪劣药品一般为降低成本印刷粗糙很容易辨别真伪!
药品外包装都会有条形码,这是出厂必须具有的,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的扫一扫功能查询,能查到药品信息的是真药,扫码结果为空的,要格外留意药品质量。
药品出厂的时候,都会在外包装盒上标明,生产日期、有效期、药品批号等基本信息,如果外包装盒上没有批号,基本可以判断为假药。
药品电子监管码是药品的身份证,国内目前大约60%的药品都具有监管码,通过支付宝或者微信扫一扫,真药会显示药品的基本信息,假药就查不到。
药品一般建议去正规的医院、药店、诊所购买,这样买到假药的概率会很小,如果选择网上购买,购买前一定要看清网站是否有药店资质或具有互联网售药资格。
随着制假技术的提高,普通消费者不容易辨别真伪,可以选择把药品送到相关检测机构去检测药品成分,如果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既是假药。
如果您通过以上提供的方法还是无法确定药品的真伪,可以选择去药店查看此药品包装盒上的厂家电话,然后拨打求证如何验证此药品的真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