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适用于对本品敏感的多种细菌引起的感染。 1. 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鼻窦炎、中耳炎等。 2. 下呼吸道感染:急性与慢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与支气管炎、脓胸等。 3. 生殖泌尿道感染: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盆腔感染、淋病等。 4.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疖、脓肿、蜂窝组织炎、伤口感染等。 5. 骨和关节感染:骨髓炎。 6. 其它感染:牙周脓肿、脓毒性流产、产后脓毒症、腹腔脓毒症等。
更多疗效
|
|
|
|
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钠胶囊说明书 |
|||
---|---|---|---|
用药提醒: |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书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 ||
药品名称: | 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钠胶囊 | ||
含量规格: | 0.375克×12粒 | ||
商品名/品牌: | 凯力达 | ||
通用名称: | 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钠胶囊 | ||
汉语拼音: | amoxilinshuanglvxilinnajiaonang | ||
剂型: | 胶囊剂 | ||
主要成份: | 阿莫西林250mg双氯青霉素125mg | ||
性状: |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或颗粒性粉末。 | ||
功效与作用: | 适用于对本品敏感的多种细菌引起的感染。 1. 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鼻窦炎、中耳炎等。 2. 下呼吸道感染:急性与慢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与支气管炎、脓胸等。 3. 生殖泌尿道感染: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盆腔感染、淋病等。 4.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疖、脓肿、蜂窝组织炎、伤口感染等。 5. 骨和关节感染:骨髓炎。 6. 其它感染:牙周脓肿、脓毒性流产、产后脓毒症、腹腔脓毒症等。 | ||
用法用量: | 口服:375mg(1粒)/次,3次/日,严重感染可加量。儿童:剂量减半。 | ||
不良反应: | 品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泻、稀便、恶心、皮肤潮红、皮疹、呕吐、搔痒等。本品也可致腹部不适、腹胀和头痛等。 | ||
禁忌: | 对青霉素过敏者 | ||
注意事项: | 毒副反应轻微,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腹胀;偶有皮肤瘙痒、皮疹等,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1 本品为青霉素类药物,有报告表明本品可引起致命性过敏反应;用前必须进行青霉素皮肤过敏试验。使用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钠治疗前需详细询问青霉素、头孢类及其他过敏原的过敏史。如果使用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钠治疗时发生过敏反应,应停止用药。严重过敏反应需紧急处理,吸氧、使用肾上腺素、静脉输入皮质激素和保持气道通畅包括气管插管等。 2 对头孢类药物有过敏史患者慎用。 3 已报告在使用所有种类青霉素(包括阿莫西林和双氯西林钠)的患者中发生假膜性结肠炎,它的严重程度为中度至重度。在使用青霉素患者发生腹泻时考虑这一情况是重要的。 4 明显肝功能低下患者应慎重使用。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钠的肝脏毒性通常是可逆的。 5 单核细胞增多的患者使用氨苄西林治疗时皮疹发生率很高,因此,氨苄西林类抗生素不能给予单核细胞增多的患者。应注意可能发生的霉菌和细菌继发感染。如继发感染发生(通常为假单胞菌属或念珠菌属),应停止用药并适当治疗。 | ||
药物相互作用: | 1.苯磺酸可减少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钠在肾小管的分泌,共同使用可造成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钠的半衰期延长。2.联合使用别嘌醇和氨苄西林与单独使用氨苄西林比较可明显增加皮疹的发生,尚不知皮疹增加是由别嘌醇引起还是由过高的尿中的毒素成分引起。没有资料提示别嘌醇与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钠可共同使用。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钠不应与双硫仑共同使用。 | ||
贮藏: | |||
包装: | |||
有效期: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19990146 | ||
生产企业: | 海南通用三洋药业有限公司 |
所有正规药品都具有国药准字号,您可以登录国家药监局网站-数据查询页面-输入国药准字号,如果能查到就是真药,否则就是假药。
购买药品的时候可以检查包装是否破损,有无拆封过的迹象,有无被破坏的情况,如果出现上述情况,请谨慎购买。
真药的包装印刷一般文字图片都非常清晰容易辨别,部分药品有防伪码,假冒伪劣药品一般为降低成本印刷粗糙很容易辨别真伪!
药品外包装都会有条形码,这是出厂必须具有的,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的扫一扫功能查询,能查到药品信息的是真药,扫码结果为空的,要格外留意药品质量。
药品出厂的时候,都会在外包装盒上标明,生产日期、有效期、药品批号等基本信息,如果外包装盒上没有批号,基本可以判断为假药。
药品电子监管码是药品的身份证,国内目前大约60%的药品都具有监管码,通过支付宝或者微信扫一扫,真药会显示药品的基本信息,假药就查不到。
药品一般建议去正规的医院、药店、诊所购买,这样买到假药的概率会很小,如果选择网上购买,购买前一定要看清网站是否有药店资质或具有互联网售药资格。
随着制假技术的提高,普通消费者不容易辨别真伪,可以选择把药品送到相关检测机构去检测药品成分,如果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既是假药。
如果您通过以上提供的方法还是无法确定药品的真伪,可以选择去药店查看此药品包装盒上的厂家电话,然后拨打求证如何验证此药品的真假方法。